Nature
Portfolio于8月26日公布了一篇题为《COVID-19大流行期间的电子游戏游玩与幸福感》(《Video game play and well-being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的论文。论文由波兰亚当·密茨凯维奇大学的Łukasz
D. Kaczmarek等人撰写,分析了游戏游玩时间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关联。
论文背景是2020年开始的全球疫情下,人们为度过“宅家”时期而游玩电子游戏。然而,人们也担忧游戏时间增加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该团队通过整合分析验证大流行期间游戏时间变化与心理健康指标关联的现有研究,进行了一项元分析,旨在探究大流行前后游戏时间的变化,以及游戏时间对心理健康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之间的关系。
论文列出的疫情前后游戏时间变化的森林图
该团队得出的结论是:“游戏游玩时间”虽略有增加,但并未发现“这种微增对心理健康改善”有明确的变化或关联。尽管先前的问卷调查等曾暗示游戏时间因大流行而“急剧增加”,但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情况可能与那些调查结果不同。此外,研究还表明游戏游玩时间的长短并不会对幸福感产生显著差异。关于这一点,团队推测,比起游玩时间,“游戏体验的质量”可能更为重要。
论文列出的游戏游玩时间与幸福感相关性的森林图
基于这些结果,研究团队认为,作为业余爱好的游戏似乎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游戏有可能作为一种“健康的休闲活动”被逐渐接受。不过,他们也指出,由于COVID-19是全球性大流行,缺乏未受疫情影响地区的个人为对象的研究。此外,由于调查地区和调查对象年龄层存在差异等因素,在阐明游戏时间与幸福感的因果关系方面存在局限性。研究团队表示,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并以更多样化的人群为研究对象。
顺便一提,过去也曾发表过一些针对特定游戏类型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纵观这些先行研究,正如本次论文所暗示的那样,影响心理健康的或许并非游戏游玩时间,而是“游玩体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