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N痛批微软:这一代的Xbox只会被人记住两个字——贪婪!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写道:“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而今天IGN一篇批评Xbox Game
Pass大涨价的社论,将同样的笔锋对准微软:无论从哪一面看去,都只剩下两个字——贪婪。

IGN痛批微软:这一代的Xbox只会被人记住两个字——贪婪!

IGN这篇文章回顾了菲尔·斯宾塞执掌Xbox十年来的功与过:从取消Kinect捆绑、推动跨平台联机,到建立Game
Pass帝国,Xbox曾被视为“玩家至上”的象征。但随着接连不断的涨价、裁员与关厂,这一切正在被“贪婪”的阴影所吞没。

读这篇评论时,你会看到微软在2025年终于兑现了“第一方大作集中爆发”的承诺,却又在价格与门槛上层层加码。玩家期待已久的“丰收”,最终成为资本的“收割”。横竖望去,只有“贪婪”两个字。

IGN痛批微软:这一代的Xbox只会被人记住两个字——贪婪!

IGN报道原文:

菲尔·斯宾塞担任Xbox负责人(现在已正式成为微软游戏部门CEO)已经超过十年了。直到最近,我都认为在他的领导下,Xbox品牌的确做到了“以玩家为先”,尽管Xbox在市场份额上依旧持续落后于PlayStation。要知道,菲尔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Kinect从Xbox
One套装中拆掉,去掉了那个让主机贵出100美元的累赘。他主导的首个重大举措是推动向下兼容,而事实证明这取得了无可争议的成功。后来在Xbox
Series主机上推出的FPS Boost,又让许多老游戏运行得更好。他还把索尼“拖进”了跨平台联机的潮流中。Xbox One
X更是凭借真正的原生4K碾压了PS4
Pro。在“菲尔·斯宾塞时代”,Xbox游戏也变得更加包容:无论是Xbox无障碍控制器,还是多个第一方游戏加入的手语功能,都是值得称道的努力。最后,还有Xbox
Game Pass——它的盈利模式至今仍是玩家与开发者争论的焦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为订阅用户带来了极高的价值。

至少,直到现在都是如此。在IGN的Unlocked播客里,我经常引用那张《辛普森一家》的动图:小丑鲍勃反复踩到身边的耙子。原因是Xbox似乎总能把好不容易积累的势头自己搞砸,且大多数时候都是咎由自取。就拿十月来说吧:微软将在短短30天内推出三款令人兴奋的新作——首先是已经非常不错的《忍者龙剑传4》,这部作品让这条快节奏动作游戏的经典IP在沉寂十年后重获新生;其次是Double
Fine推出的备受期待的新作《Keeper》,这是该工作室继《脑航员2》获提名TGA年度游戏之后的下一部作品;最后还有稳定可靠的Obsidian带来的RPG/射击续作《天外世界2》,我们每一次见到或上手试玩它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对Xbox而言,这是潜在的“爆款月”——要知道,许多Xbox粉丝还记得,不久前我们一年能有三款前景光明的第一方大作都算走运,更别提集中在一个月内了。

这三款游戏都会在首发当天加入Xbox Game
Pass——但这正是Xbox开始踩耙子的地方。从现在起,玩家必须付出高达50%涨幅的代价。微软已经连续第三年上调Game
Pass价格,想要体验“首日全收录”的版本,现在每月需要30美元。要知道,仅仅14个月前,Game Pass
Ultimate的价格还只是17美元。涨得有多快、多猛,一目了然。

IGN痛批微软:这一代的Xbox只会被人记住两个字——贪婪!

公允地说,微软也确实给Ultimate加了一些东西:Ubisoft+ Classics、《堡垒之夜》会员,以及更高分辨率的云游戏。而且别忘了,今年也有多款极有可能角逐年度游戏的作品在首日就登陆Game Pass Ultimate,比如《33号远征队》、《空洞骑士:丝之歌》和《Blue Prince》。但我们都清楚,Game
Pass的最大吸引力始终在于微软自家游戏的首日福利,而这次的价格上涨显然就是冲着它来的。(顺便说一句,PC Game
Pass的价格也从每月12美元涨到16.49美元。)

玩家们“起义”了:

IGN痛批微软:这一代的Xbox只会被人记住两个字——贪婪!

IGN痛批微软:这一代的Xbox只会被人记住两个字——贪婪!

更糟糕的是,这事紧接在微软四个月内第二次上调Xbox主机售价之后发生:高端款Xbox Series
X现在标价高达800美元。但当你看到那台备受炒作的ROG Xbox Ally
X掌机PC时,这800美元反而显得像是“便宜货”——因为ROG Xbox Ally X售价是整整999美元。没错,确实有一款599美元的低配版,但没人知道它是否值得,因为微软只允许媒体和KOL试用更强大的Ally
X。希望它能像Series S一样,在非核心玩家市场找到自己的定位。

唯一没涨价的,恐怕就剩第一方游戏了。其实微软确实试过要把《天外世界2》的价格提上去——但Xbox社区坚决不买账,微软才选择退让。不过明年等到《神鬼寓言》《战争机器:事变日》《极限竞速:地平线6》等作品上线时,他们八成会再次尝试。

我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疯狂的年代,索尼和任天堂同样难辞其咎——过去一年里两家都给自家老硬件涨过价(任天堂在Switch
2世代更是大幅提升了软件价格)。你可以怪关税,但说到底,责任还是在微软身上。毕竟这是家市值接近4万亿美元的公司,却在裁员、再裁员的同时,还豪掷800多亿美元去收购工作室和发行商。如今,那些质疑Game
Pass模式可持续性的人,或许正被这轮最狠的涨价验证了。

我们已经走到这样一个令人悲哀的局面:游戏变得不再是对新玩家更友好,而是越来越难以接近。

GameStop“趁火打劫”:

IGN痛批微软:这一代的Xbox只会被人记住两个字——贪婪!

IGN痛批微软:这一代的Xbox只会被人记住两个字——贪婪!

更令人沮丧的是,从更大的格局来看,游戏的可及性正在倒退。过去历代主机世代的发展规律是:随着时间推移,硬件降价,游戏库规模和质量不断上升,从而带来更高的销量和更健康的生态。但这代主机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虽然责任不能完全推给微软,但他们的作为确实显示出缺乏对玩家的同理心——尤其是在食品、油价、生活必需品成本不断上涨的当下。没错,开发成本的增加确实不是微软能控制的,但他们做出的选择却是优先利润,而不是玩家。

因此,虽然这一代Xbox还未正式结束,但它几乎注定会被记住的首先是微软的贪婪:两次硬件涨价(目前为止),三次Game
Pass涨价(目前为止),一次软件涨价(目前为止),以及成千上万的裁员和多家工作室的关闭

这其实是一种“猴爪效应”——Xbox玩家自Xbox
One灾难世代以来一直希望的就是源源不断的第一方好游戏。而2025年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一点,2026年看起来也会非常精彩。但代价是,几乎所有其他东西都在被牺牲。而这并不是玩家的错,而是微软的贪婪所导致的。

IGN痛批微软:这一代的Xbox只会被人记住两个字——贪婪!

0

评论0

请先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